年产能5000辆氢能汽车整车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佛山云浮氢能源产业和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创建广东省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首批量产的28辆氢能城市公交车在佛山、云浮两市运行。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口帮扶战略部署,佛山、云浮两市开展全面合作以来,积极推动绿色环保等先进产业共建和实现产业高水平转移,重点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进行全方位布局,引进建设燃料电池批量生产、动力系统整合集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等龙头项目,在云浮超前打造领先全国的氢能产业集群。
氢能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
氢能作为无碳绿色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能量密度大、转化效率高、储量丰富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实现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的零排放、零污染,是最具发展潜力和最为重要的高效替代新能源,被视为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能源。
“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以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为带动,氢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能够减量代替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全国氢能标委会主任委员马林聪指出,氢能已被纳入我国国家能源战略,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是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是一种具有高清洁型的可再生非化石能源,代表着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就建议国家加快对氢能的研究投入,扩大氢能示范和应用,有助于缓解减排压力,改善我国多煤少气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低碳发展,引领清洁能源绿色发展。
而氢能汽车是氢能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现实路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和趋势,经历20多年研发积累和攻关后,氢能汽车关键技术已经成熟、产业政策日趋明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步入了产业化提速发展阶段。
佛山、云浮氢能产业化领跑全国
目前,我国的氢能产业刚刚起步,佛山、云浮两地联手,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在云浮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年产能5000辆氢能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已在云浮竣工投产。据悉,该基地是佛山对口帮扶云浮引进的龙头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含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该基地总投资超过25亿元,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年生产整车产能达5000辆。“这将是我国最大的氢能汽车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氢能客车生产基地。”佛山市委常委,云浮市委常委、副市长许国说。
同时,全球最大商用规模的加 拿 大 巴 拉 德 最 新 一 代FC-9SSL 生产线暨燃料电池国产化项目已在云浮完成标准厂房建设,现正进行设备采购和引进。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先后吸引集聚了中铁集团、巴拉德、国鸿氢能等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创建了佛山云浮氢能源和新材料发展研究院,自主研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客车。目前,佛山云浮氢能源产业和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创建广东省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并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建国家级氢能及燃料电池实验室。
佛山、云浮首批量产的28辆氢能城市公交车,分别于今年的9月28日和10月18日投入佛山、云浮两市,在国内率先正式开通氢能公交车试运行示范线路,这批氢能公交车由佛山市飞驰汽车公司联手多个企业共同研制,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百公里氢气气耗不到6.5公斤,截至目前运营状况稳定良好。
如今云浮已经成为了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础最好、发展最快、产业集聚最高和率先实现商业运用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将氢能产业纳入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畴,佛山和云浮是其中的佼佼者。”马林聪说,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氢能产业化程度全国超前。
打造国家级氢能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佛山、云浮两地把推广应用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到了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力争将佛山、云浮打造成国家级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国家级氢能与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两地将从促进传统产业变革和能源革命的战略高度,制定大力支持发展氢能产业的规划体系和实施意见,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超前布局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延伸发展。
按照规划,两市将超前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面布局。立足于氢能燃料电池大巴为突破口,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制氢、储氢、输氢、加氢和用氢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建设佛山、云浮新能源产业基地。
氢能技术在突飞猛进,但基础设施支撑是阻碍氢能产业化的瓶颈。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霍平指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加氢站要下很大的功夫。“我们园区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装备制造,包括电堆、系统集成和车辆备用电源。另外一条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还有制氢储氢等系列基础设施的全面推动。”霍平说,希望在这两条路线上能够集聚全世界顶级的人才,共同打造中国的氢能产业。
专家观点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全国氢能标委会主任委员马林聪:
佛山、云浮是全国氢能产业
发展佼佼者
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以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为带动,氢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能够减量代替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氢能已被纳入我国国家能源战略,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是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和地区率先将氢能产业纳入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畴,佛山和云浮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前,佛山、云浮已经投放了20多辆燃料电池大巴,开通了两条氢能燃料电池车公交线路,建成了燃料电池整车组装车间,并将在未来产能达5000辆,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在佛山、云浮两市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主任委员衣宝廉:
燃料电池产业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即将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地方政府加大补贴,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形成多个联盟,协同攻关降低产业成本;各大汽车制造商公布了未来量产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有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关键材料与部件的国产化和批量生产,高压加氢设备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堆和电池系统可靠性和耐久性,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加速轿车用金属极板、纳米电极还让立体流场等的开发,建立和完善标准检测体系、加强整车安全、实验和示范等。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研究员陈霖新:
有选择地打造氢能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是从氢源、氢的储存和输送、氢的充装加注等,全面、准确认识和了解“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应该是目前我国正在兴起的加快发展以燃料电池车辆、燃料电池发电装置为代表的氢能产业的重要前置条件,认知到位可以顺利建设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
佛山、云浮两市氢能产业发展,要形成产业链,不仅仅要生产燃料电池汽车,还要有供氢系统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可以在自己园区生产,有的则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解决。
氢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化运作还要考虑技术可靠性、经济性等问题。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
三种电动汽车技术将长期并存
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日益清晰,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技术路线走向日益清晰,并形成共识,即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近期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纯电动汽车技术主要在短途交通和小型车中获得市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则定位在中长途交通和大型车中。三种电动汽车技术将长期并存50年以上。
“不疯魔不成活”
用“工匠精神”推动佛山、云浮氢能产业发展
在28日举行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上,许国发表了主题演讲《氢能产业发展的地方实践》。他表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发展氢能产业,用技术开路、用产品说话、用市场检验。
“《氢能产业发展的地方实践》 只能做一个副标题了。我要给大家讲的主标题,实际上是京剧中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叫做‘不疯魔不成活’。”许国说,“不疯魔不成活”是中国“国粹”之一——京剧中的一句行话,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痴迷的境界。他指出,在发展氢能产业时要有工匠精神,长时间地专注和投入。
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氢能产业标志是2015年6月国鸿氢能公司注册成立,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园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和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氢能产业团队,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该园区氢能产业发展,许国用了三句话来概括:用技术开路、用产品说话、用市场检验。技术方面,该园区立足引进加拿大巴拉德的技术。“巴拉德发展氢能方面的经验是最丰富的。”许国说,巴拉德的氢能技术最适合中国的实际,尤其是巴拉德的燃料电池技术的实用性,特别耐用,耐用性是最为突出的,最适合中国的实际,有利于中国的氢能产业尽快实现产业化。
“我们是用产品说话。产品是对技术来说最具有说服力的。”许国说,园区企业选择了氢能公交车作为突破口,目前园区企业生产的氢能大巴已进入工信部的公告目录。氢能公交车将来的主力车型是8.5米、8米、6.9米的车型。同时,氢能物流车将是未来的另一个主攻方向。
“市场始终是一块试金石,所有产品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取得效益,我们的产业发展直接针对市场。”许国说。如何才能经得起市场检验?许国表示,目前园区企业已经与中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合作,来形成一个闭环的商业运行环境。目前,在佛山五区建设的加氢站,推出的氢能公交示范线路,就是氢能商业运营的重要表现。“展望明年,佛山、云浮可以实现100辆车以上的公交车的运营,1000辆车以上的物流车的正式运营。”许国说。同时,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与中国标准院合作,成立国家级标准化研究实验室,主要承担氢燃料电池电堆标准的检测认定。
回望来路,佛山、云浮两地发展氢能产业有曲折也有困惑,但从未放弃。“我们始终相信中国氢能的明天一定会辉煌和灿烂。”许国说,氢能产业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真正的产业国粹。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发布
上周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燃料电池分会在云浮市联合举办“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发布了《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
《蓝皮书》深入剖析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明确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在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0~2030年)和远期(2030~205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首次提出了发展路线图,并就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据《蓝皮书》路线图规划,到2020年,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将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氢气产能规模将达到720亿m3;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0000辆;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达到50列;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高压氢气长输管道建设里程达到3000公里,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程度逼近发达国家水平,氢能与燃料电池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及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