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城市佛山再度成为央媒、省媒关注的焦点。昨日,人民日报在A02要闻版“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专栏刊发《顺德: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一文,南方日报也推出头版消息聚焦佛山改革经验,并在A07版整版报道了“奋进四十年佛山再出发——解码佛山改革开放40年奋进之路”系列报道首篇《“闯将”佛山:惟改革者进》。
村级工业园改造的顺德选择
村级工业园改造是顺德为未来而“战”的重要举措。人民日报《顺德: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一文,聚焦顺德打响村级工业园攻坚战,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妥善改造村级工业园区,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报道从“腾出发展空间”“智能制造担纲”“重绘美丽顺德”等三个维度,全面梳理总结了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与顺德产业发展空间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形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报道指出,改革开放之初,顺德加工企业一哄而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为工业化积累了“第一桶金”,也带来一些“后遗症”。全区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382个村级工业园、1.6万家中小微企业,工业产值只占全区两成,工业用地却占全区七成。
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标先进地区,顺德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谋划发展之路。今年初,顺德将酝酿已久的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列为“头号工程”,并出台“1 3”系列政策文件。目前,顺德10个镇街均确定了300亩以上连片规划、改造的园区示范点。今年前8个月,全区共拆除旧厂房1487亩。
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空间,既能推动产业升级,又能带动乡村振兴。通过村级工业园区改造,“顺德智造”走向前台。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中,三家已落户顺德。今年,顺德还启动建设“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美丽田园示范区。未来5年,全区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20公顷。过去,顺德人“洗脚上田”,率先探路城镇化;如今,顺德城区反哺乡村,重建“美丽顺德”。
今年9月,顺德获批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以更大担当、更大魄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用好改革关键招的佛山实践
砥砺奋进40年,既不是省会也不是特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的佛山,以改革先锋之姿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作为解码佛山改革开放40年奋进之路系列报道的首篇,南方日报《“闯将”佛山:惟改革者进》,解读佛山改革的历史征程和改革密码,再现改革是佛山的根与魂,展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佛山新作为和新行动。
报道从“南海模式”“顺德模式”的独领风骚讲到民营经济的万马奔腾,从土地制度改革的敢为人先讲到产权制度改革的率先破题,再现了佛山一路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报道指出,40年来佛山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条就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市场经济尚处于“萌芽”之时,佛山政府就逐步把部分政府权力下沉到村镇最基层,把部分资源支配权分散到社队企业改制后的乡镇企业和个人。2003年,佛山开启行政区划调整后,便大刀阔斧实施简政放权改革。至今,佛山又在全国率先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进行商事改革,不断营造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通过管好政府“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释放活力,美的、碧桂园、格兰仕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纷纷在佛山涌现,让佛山从鱼米之乡蝶变为世界制造业重镇,实现了从经济落后到发展繁荣的跨越。数据显示,2017年,佛山全市GDP达9549.6亿元,相比1978年增长了200多倍;佛山人均生产总值超12万元,迈入全球高收入城市行列。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佛山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样本。”其样本意义就在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内生增长的作用,坚守制造业。香港大学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肖耿也认为,政府与市场不断演进的互补互促是“闯将”佛山一路闯关的精髓。
放眼未来,佛山全面深化改革的步子并未停顿。市委书记鲁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佛山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推动佛山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头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落实。市长朱伟也表示,佛山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